反酸烧心?可能是你的胃在逆行!

冉福林 桂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

反酸和烧心是部分人常遇到的不适症状,最开始容易被误认为只是胃部不适,但这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(GERD)的信号。胃食管反流病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不适症状,常表现为反酸和烧心。本文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、症状,以及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缓解反酸、烧心的方法。

一、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

胃食管反流的原因。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。胃内的食物、酸性液体或胆汁反流到食管会对刺激食管黏膜,进而导致反酸和烧心等不适症状。正常情况下,食管与胃之间的括约肌起着防止胃内容物逆行的作用,若该括约肌功能失调或食管蠕动能力减弱,胃内容物就容易反流至食管,使患者产生不适感。

食管括约肌功能失调。食管下括约肌是位于食管与胃交界处的一个肌肉环,正常情况下,它通过收缩来防止胃酸反流。如果括约肌出现松弛或功能不全,就会导致胃酸及食物反流到食管,这也是胃食管反流的主要病理基础。

胃酸过多或胃排空延迟。胃酸分泌过多或胃排空功能减慢时,胃内压力升高,也容易导致胃酸反流。比如,胃排空延迟可能由胃部疾病(如慢性胃炎、胃溃疡等)或胃的过度扩张(如暴饮暴食)引起,会导致胃内压力过大,胃酸反流进入食管。

其他诱因。除上述病因外,胃食管反流病的诱因还包括肥胖、怀孕、吸烟、饮酒、过度吃辛辣食物等。这些因素可能加重食管括约肌的压力或使胃酸分泌增多,导致反酸和烧心症状的发生。

二、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与危害

反酸与烧心。胃酸反流到食管时,食管黏膜受到刺激产生灼热感,这种症状通常表现为胸骨后部的烧灼感,特别是在餐后或躺下时更为明显。此外,胃酸反流到喉部或气管时,还可能引发嗓子不适、咳嗽、哑音等症状。

吞咽困难与嗳气。胃食管反流病还可能引起吞咽困难(即感觉食物卡住)和频繁打嗝或嗳气。这些症状常常表现为患者在进食后感到不适,吞咽过程中出现食物下咽困难的情况,有时食物还可能反流回口腔。

食管炎与并发症。长时间的胃酸反流不仅会导致短期的反酸和烧心,还可能引发食管炎、食管溃疡,甚至是食管狭窄或食管癌。胃酸长期刺激食管黏膜,造成局部损伤,逐渐形成食管炎,严重时可能导致食管变窄,影响吞咽功能。

呼吸系统症状。部分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病症状表现为呼吸系统问题,如哮喘症状加重、慢性咳嗽、喉咙痛等。这是因为胃酸会反流到喉部和气管,刺激呼吸道黏膜,导致咳嗽和气道炎症。

三、如何通过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整来缓解反酸烧心

饮食习惯的调整。饮食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和缓解起着重要作用。首先,避免暴饮暴食,每餐不宜吃得过饱。适量进食可以减少胃部压力,避免食物过多引发胃酸分泌过量。此外,尽量避免食用高脂肪、高糖分、辛辣、油腻和酸性食物,这些食物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并加重胃食管反流。常见的高风险食物包括咖啡、巧克力、柑橘类水果、番茄、辣椒等。

调整就餐时间与姿势。为减少反酸和烧心的发生,应避免餐后立即躺下。吃完饭后应等至少2-3小时再躺下,这样可以减少胃酸反流的可能。此外,进餐时应保持坐姿或站立,避免在进餐后马上弯腰或躺卧。

控制体重与加强运动。肥胖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诱因之一,因此保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缓解症状。通过适量运动控制体重,如散步、游泳、骑行等运动,不仅可以帮助消耗多余脂肪,还能促进胃肠蠕动,降低胃酸反流的风险。

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。工作压力太大,精神状态过于紧绷,大脑皮层功能就会混乱,胃酸分泌也会失去平衡。

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。吸烟和饮酒是胃食管反流的重要危险因素。吸烟会放松食管下括约肌,导致胃酸反流;而酒精会刺激胃酸分泌,进一步加重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。因此,戒烟和减少酒精摄入对缓解症状至关重要。

四、结语

胃食管反流病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得到有效缓解。避免高脂肪食物、控制体重、戒烟限酒和适量运动,是减轻反酸和烧心症状的重要措施。如果症状持续存在,应及时就医,进行专业治疗。通过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胃食管反流,保持身体健康。